【上海拔俗】AI赋能肺结节早筛小程序解决方案

2025-09-12 09:16



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与肺癌高发的双重挑战下,拔俗网络依托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算法框架,推出针对肺部疾病筛查的智能诊断小程序解决方案。该系统深度融合医学影像分析、深度学习模型与临床决策支持技术,构建从数据采集到风险预警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。

核心架构采用多模态融合架构设计,集成DICOM标准协议解析模块、三维重建可视化引擎及动态对比分析算法。通过部署基于ResNet-UNet混合结构的卷积神经网络,实现对CT影像中直径≥3mm的微小结节检出率达98.7%,假阳性率控制在2%以内。系统内置自动校准机制可适配不同厂商设备的成像参数差异,确保跨平台诊断一致性。

临床辅助功能包含结构化报告生成器、历史影像对比追踪系统及量化分析看板。医生端提供交互式标注工具,支持手动修正AI识别结果并同步更新训练数据集;患者端则配备可视化健康档案,以热力图形式呈现肺叶密度分布,结合FEV1/FVC等肺功能指标进行综合评估。所有诊断结论均附带置信度评分与相似病例参考库链接。

为保障医疗合规性,方案严格遵循《医疗器械软件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》,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诊疗过程全链路存证。数据安全方面采用国密SM4加密算法,在云端存储时实施AES-256动态脱敏处理,确保患者隐私与医院数据主权双向保护。系统已通过CFDA二类认证,支持对接医院HIS/PACS系统实现无缝对接。

针对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需求差异,拔俗网络提供模块化部署方案:基层版侧重基础筛查与分级转诊建议;三甲医院版扩展至多学科会诊协作平台;科研型机构可启用开放API接口接入定制化研究模块。运维体系包含自动化模型迭代更新机制,基于联邦学习框架实现跨机构知识共享而不触碰原始数据。

典型应用场景覆盖三大环节:体检机构可将单日阅片效率提升40倍;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借助移动端实现远程专家会诊;肿瘤专科医院则能通过AI预标注功能缩短诊断耗时。实测数据显示,使用该系统后早期肺癌检出时间平均提前6.8个月,误诊漏诊率下降76%。

该解决方案已在国内多家胸科专科医院落地应用,累计完成超百万例临床验证。拔俗网络持续优化算法模型,近期新增了基于时空注意力机制的进展期预测模块,可对疑似恶性结节的生长速率进行动态监测。未来将探索结合液体活检数据的多组学联合诊断模式,推动精准医疗向预防医学延伸。